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主页 > 期刊导读 >

年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型糖尿病患者药物

糖尿病指的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生物效应降低导致的高血糖从而引发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综合征,其中2型糖尿病是其常见类型[1]。我国糖尿病发病率高达约10%,且其发病率近年来不断增加,且可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存质量的病症[2]。降糖药物干预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有效措施,可分为口服和注射治疗,治疗药物亦有多个类型,不同药物的应用效果不一[3-4]。因此,本研究分析2019年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2型糖尿病患者药物服用情况及其血糖控制效果,并比较了不同用药状况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旨在为2型糖尿病用药的选择及其血糖控制效果的改善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抽样法抽取2019年1~12月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住处所属镇确定分群情况,每个镇患者为一个群,根据样本量,确定需抽取的群数,并通过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确定的群数,共抽取2型糖尿病100例。纳入标准: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5],临床资料完整,年龄≥18岁,性别不限,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酮症酸中毒史患者;合并皮质醇增多症典型症状患者;合并其他慢性疾病患者;合并肝肾功能异常患者等。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男48例,女52例,年龄28~92岁,平均(59.)岁,糖尿病病程2~8年,平均(5.)年,治疗前空腹血糖水平 7.64~ 9.63mmol/L,平均(8.)mmol/L,治疗前餐后2h血糖水平8.78~/L,平均(11.)mmol/L,治疗前糖化血红蛋白水平6.54%~9.73%,平均(7.)%。研究符合伦理学标准且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研究方法

1.2.1 用药情况调查 问卷法调查100例2型糖尿病的具体降糖药物使用状况,调查内容包括就诊日期、年龄、性别、处方天数、药物名称、药物规格、用法、用药剂量、用药次数、单价、单位价格、单药金额、总金额、空腹血糖水平、产后2h血糖水平、HbAlC水平等,严格对调查问卷的前期内容设计、中期问卷调查以及后期问卷结果等进行质量控制,问卷的总体重测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和分半信度分别为 0.913,0.924,0.896,均> 0.70,经德尔菲法确定内容效度好,因子分析结果表明,16个条目在提取的6个公因量子中的分布与表的理论结构假设大体一致,方差累积贡献率为60.75%,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调查问卷100分,问卷回收率为100.00%(100/100)。将调查结果录入Microsoft Excel 2007软件中进行分析。

1.2.2 血糖控制情况检测 100例2型糖尿病治疗前和治疗后均检测空腹血糖水平(FBG)、餐后2h血糖水平(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常规采用血糖仪(罗氏公司卓越型)进行FBG、2hPG等血糖水平的检测,操作严格参照说明书指导进行。对患者肘静脉采血部位进行校服后抽取静脉血3mL,在采血过程中注意避免细胞刺激,将血液标本以3000r/min转速、3cm离心半径,在4℃环境下离心10min,待分层后,取上层血清常规冷藏待测,采用高效液相离子交换层析法检测血清HbAlC水平,检测仪器为美国PRIMUS PDQ高效液相层析分析,并采用配套试剂盒,检测操作严格按照说明进行。FBG达标标准为404~7.0mmol/L,2hPG达标标准为<10mmol/L,HbAlC达标标准为<7.0%,确定FBG、2hPG、HbAlC达标率以评价血糖控制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率的形式表示并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进行比较,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治疗药物的使用频率分析

100例2 型糖尿病患者治疗药物的使用频率前三位依次为胰岛素、促胰岛素分泌药、双胍类降糖药。具体治疗药物的使用频率状况,见图1。

图1 患者治疗药物的使用频率分析

2.2 患者单独用药、两联用药、三联用药、四联用药、五联用药分布状况分析

100例2 型糖尿病患者单独用药、两联用药、三联用药、四联用药、五联用药患者比例分别为7.00%(7/100)、16.00%(16/100)、28.00%(28/100)、21.00%(21/100)和28.00%(28/100)。具体用药分布状况见图2。

图2 患者单独用药、两联用药、三联用药、四联用药、五联用药分布状况分析

2.3 患者总体FBG、2hPG、HbAlC达标率分析

100例2 型糖尿病患者用药后总体FBG、2hPG、HbAlC达标率分别为 33.00%(33/100)、29.00%(29/100)和48.00%(48/100)。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