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主页 > 期刊导读 >

中药学论文_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白头翁汤治疗结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库及软件

1.2 有效成分筛选

1.3 治疗结直肠癌潜在效应靶点预测

2 潜在效应基因靶点网络构建及基因富集分析

2.1 疾病-药物化学成分-潜在效应靶点网络关系构建

2.2 潜在效应靶点PPI网络构建

2.3 GO功能富集分析

2.4 KEGG通路富集及治疗机制分析

    2.4.1 KEGG通路富集分析

    2.4.2 白头翁汤治疗结直肠癌机制分析

3 结果验证

3.1 材料

    3.1.1 细胞

    3.1.2 动物

    3.1.3 试剂与药物

    3.1.4 仪器

3.2 方法

    3.2.1 分组、造模及给药

    3.2.2 指标检测

        3.2.2.1 转移瘤体积

        3.2.2.2 腋下正常组织及瘤体HE染色

        3.2.2.3 Western blot检测Akt1、IL-1β、Bax、VEGFA蛋白表达

        3.2.2.4 统计学分析

3.3 结果

    3.3.1 转移瘤体积

    3.3.2 HE染色

    3.3.3 Akt1、IL-1β、Bax、VEGFA蛋白表达

4 讨论

文章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白头翁汤治疗结直肠癌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Cytoscape软件、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GeneCards、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数据库构建"疾病-药物化学成分-靶点"网络推测白头翁汤治疗结直肠癌有效化学成分,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信号通路-靶点"网络,推测核心靶点。用白头翁汤治疗人源性结直肠癌SW480细胞建立的右侧腋下转移瘤模型裸鼠。测量各组裸鼠右侧腋下转移瘤体积,HE染色观察转移瘤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相关因子的蛋白表达。结果白头翁汤有4种主要有效化学成分和26个核心靶点。GO分析提示,白头翁汤可能通过影响肿瘤途径、炎症因素、细胞增殖及凋亡、血管生成、能量代谢、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等多个生物学过程治疗结直肠癌。KEGG分析发现,有10条信号通路与结直肠癌关系紧密,主要与肿瘤代谢途径、血管生成途径、细胞凋亡途径及炎症途径相关,而蛋白激酶B1(Akt1)、白细胞介素-1β(IL-1β)、细胞凋亡促进基因(Bax)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A与上述4条途径相关性大,推测为核心靶点中的关键靶点。实验证明,白头翁汤能减小裸鼠右侧腋下转移瘤体积,并改善小鼠结直肠癌病理,下调Akt1、IL-1β、VEGFA蛋白表达,但对Bax蛋白表达影响不明显。结论白头翁汤可通过多途径、多靶点治疗结直肠癌。

文章关键词:

项目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