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主页 > 期刊导读 >

中药学论文_生地黄炭止血“存性”与制炭工艺相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生地黄制炭(炒炭、煅炭)体外化学成分研究

第一节 生地黄制炭(炒炭、煅炭)前后指纹图谱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实验结论

第二节 生地黄制炭(炒炭、煅炭)前后血清药物化学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实验结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生地黄制炭(炒炭、煅炭)热分析研究

第一节 生地黄炒炭的热分析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实验结论

第二节 生地黄煅炭的热分析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实验结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黄制炭(炒炭、煅炭)的止血“存性”代谢组学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实验结论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地黄炮制的现代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文章摘要:目的本研究以生地炭“制炭存性”差异为切入点,提出“地黄炭止血‘存性’的物质基础,不仅包括体外转化物,还包括体内代谢物;而这些物质基础的量变与质变一定程度上主要取决于制炭工艺”的工作假说。通过采用代谢组学技术,结合热分析技术,对生地黄(炒炭、煅炭)的工艺参数进行量化表征;对生地炭在体内动态变化过程和代谢产物变化进行比较分析,进而阐明生地黄制炭(炒炭、煅炭)工艺与其止血“存性”之间的相关性,构建基于热分析-代谢组学技术的中药炮制工艺与炮制机制研究的新模式。方法1.建立生地黄及其两种制炭品(炒炭、煅炭)10批样品HPLC指纹图谱。色谱条件:采用Hypersil GOLD aq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 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210nm。对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相似度评价。2.生地黄制炭前后血中有效成分群的初步确定:分别制备生地黄及其制炭品的水提物样品,将各提取物给大鼠连续灌胃3天,取血,制备大鼠含药血清。采用HPLC指纹图谱方法对大鼠的含药血清进行检测,确定血中移行成分。结合生地黄制炭前后体外化学成分组研究结果,综合分析,初步确定生地炭可能的药效物质基础。3.采用热重分析技术,以生地黄为试样,在程序升温条件下,通过变换热分析气氛,即分别以空气、氮气气氛,模拟传统制炭品制备过程;同时,在相同实验条件下,以地黄药效物质群进行热重分析实验;最终,以药效物质群最大热失重速率所对应的温度作为生地黄制炭工艺参数(火力、火候)量化指标。4.通过皮下注射20%干酵母联合无水乙醇灌胃的方法建立血热出血模型,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PLC-MS)代谢组学技术平台,通过对血清中小分子代谢产物的系统分析,寻找两种制炭方式(炒炭、煅炭)的差异代谢物和代谢途径。结果1.10批生地黄样品共指认出15个色谱峰,炒炭品共指认出11个色谱峰,煅炭品共指认出8个色谱峰。且生地黄和两种制炭品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中均能达到显著分离,相似度评价揭示了产地对样品的差异化影响。2.性别对地黄及其制炭品入血药效成分没有显著影响。生地黄两种制炭法(炒炭和煅炭)之间入血成分类似,但是具体含量有差别,究竟由制炭方式引起还是由其他因素导致的仍然需要进一步考察。另外生地黄制炭前后,研究认为梓醇以原形进入到血液中,是地黄的生物药效指标。3.地黄炒炭的最佳温度应控制在果糖、梓醇热解之前,为5-HMF热解最大热失重速率峰时的温度,即216.3℃为地黄炒炭最佳温度,梓醇的最大热失重速率峰峰温274.3℃为炒炭温度上限。4.生地黄煅炭的最佳温度应控制在果糖、梓醇热解之前,为5-HMF热解最大热失重速率峰时的温度,即194.2℃为地黄煅炭最佳温度,梓醇的最大热失重速率峰峰温276.8℃为煅炭温度上限。5.基于血热出血模型和UPLC-MS代谢组学技术平台的生地黄不同制炭方式(炒炭、煅炭)的差异代谢物和代谢途径研究。(1)通过皮下注射20%干酵母联合无水乙醇灌胃的方法建立血热出血模型。模型大鼠肺、胃组织肉眼可见多个出血点,肝肾颜色加深,肺组织病理检查表现为间质出血、炎性细胞浸润,肛温在8h内显著升高(P<0.05),TT和PT显著延长(P<0.05),血浆FIB含量显著增加(P<0.05),说明血热出血模型大鼠凝血功能异常,有明显的出血倾向。此外,阳性药组、生地黄组、炒炭组(传统和新法)、煅炭组(传统和新法)均可显著的降低不同凝血因子的相对含量(P<0.05),表明生地黄制炭(炒炭、煅炭)后止血作用增强,止血作用在生地黄炒炭品和煅炭品之间具备一定的差异性。本研究结果也表明生地黄、生地黄炒炭品和生地黄煅炭品通过增强机体内源性凝血系统的功能发挥止血作用。(2)模型大鼠不仅存在凝血功能异常,还呈现血液流变学异常。具体表现为全血高中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全血高、低切还原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等均显著升高(P<0.05)。分析认为,生地黄炒炭品可显著改善相关血液流变学指标(P<0.05),表明生地黄炒炭后依然保留其“凉血”作用。而生地黄煅炭品仅在全血高切和低切还原粘度有显著的降低作用(P<0.05),对其他血液流变学指标未有显著影响。其余各组的上述相关指数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改善。(3)不同火力、火候的炮制方式对其炮制品的药效具备显著差异性影响(P<0.05)。新法炒炭、煅炭品与传统制法从止血凉血的药效研究来看仍然具备一定差异,但是其仍保留了地黄炭凉血止血的疗效。另一方面炮制太过和炮制不及的地黄制炭品在凉血止血方面疗效不显著,进一步印证了中药传统炮制理论有关“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的论述。(4)通过基于血热出血模型大鼠血清代谢组学的研究,表明不同炮制方式对炮制品内源性代谢轮廓具备显著的影响,具体表现为:1)生地黄炒炭和煅炭的炮制方式具备一定的差异性。2)新法炒、煅炭和传统炒、煅炭炮制品之间具备差异性。3)炮制太过和炮制不及对其内源性产物之间具备差异性。但是,综合分析认为,无论何种炮制方式,仍然有向空白组回调的趋势,表明地黄制炭后均有不同程度“存性”。(5)基于非靶标代谢组学平台,筛选了传统炒炭和传统煅炭两种炮制方式之间的42个差异性代谢产物,进一步分析了其可能参与的17条代谢通路、内源性小分子在各组之间的含量差异和其调节趋势,探究了其发挥疗效的生物学机制。结论本研究通过指纹图谱和血清药物分析鉴定了生地黄两种制炭方式(炒炭、煅炭)的体外药效学物质。采用代谢组学技术,结合热分析技术,对生地黄(炒炭、煅炭)的工艺参数进行了量化表征;同时对生地炭在体内动态变化过程和代谢产物变化进行比较分析,认为生地黄炒炭品具有“凉血止血”作用,生地黄煅炭品仅保留“止血”作用,而无显著的“凉血”作用。中药炮制过程中火力、火候对炮制品的药效物质和代谢轮廓影响显著。同时筛选得到生地黄制炭(炒炭、煅炭)的42个差异性代谢产物,进一步分析了其可能参与的17条代谢通路和内源性小分子在各组之间的含量差异、调节趋势,阐明了生地黄制炭(炒炭、煅炭)工艺与其止血“存性”之间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