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主页 > 期刊导读 >

轻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 隔离期间的用药管理

自2019年12月末开始,我国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简称新冠肺炎,该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为飞沫传播与接触传播。疫情发展迅速并扩散至全国各省乃至多个其他国家和地区。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推荐使用的药物治疗方法主要为:抗病毒药物治疗、抗菌药物治疗以及中药治疗。我院作为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现将在诊治轻症新冠肺炎患者的过程中的一些用药管理方面的体会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1月28日~2月29日收治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例,患者年龄分别为39岁、55岁、56岁,性别分别为男性、男性、女性。根据诊疗方案开展治疗及用药护理。

1.2 方法

1.2.1 用药前评估

评估患者一般情况,包括生命体征、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现病史、既往史、过敏史、用药史、家族史以及个人史,包括烟酒嗜好、睡眠、饮食、二便、心理状况等。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以及有无正在服用的药物,根据药物配伍禁忌,确定患者用药。通过系统准确的用药前评估,能更全面的了解患者病情,为后期用药效果观察提供有效依据。

1.2.2 用药健康宣教

由于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发展十分迅速,多数患者对疾病与临床治疗缺乏了解,再加上隔离治疗,难免会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对用药治疗产生不利影响。故在临床用药管理与护理方面,医护人员需要向患者进行周详的用药健康宣教,告知患者所用药物的名称、使用方法与时间及副作用等,同时向患者强调严格遵照医嘱规范用药的重要性,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提高其自我监测能力,嘱咐患者在出现不适反应后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1]。

1.2.3 制定用药反应登记表

为完整记录患者服药期间的详细情况,我院制定了详细的用药反应登记表,内容包括:药物名称、剂量、服药天数、服药时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处理方法及转归[2]。

1.2.4 用药期间的护理

患者的治疗药物必须做到每天定时用药,且必须由责任护士统一领取管理[3],每次用药前需对照执行单,双人核对后签字,在静脉用药治疗时,使用防针刺伤留置针,采用无针化输液系统,既减轻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也可减少护理人员被针刺伤的风险;在对患者采取雾化治疗时,由于其产生气溶胶可污染室内空气,从而导致交叉感染,因此护理人员需要采取三级防护措施,在雾化治疗时指导患者将面罩尽可能贴合面部,减少漏气,同时注意开窗通风,打开空气消毒机循环消毒;发放口服药时,注意按照给药时间发放,做到看服下肚;中药汤剂药嘱服法,一般应交代温服。

1.2.5 用药不良反应及护理

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可能产生诸如胃部不适、腹痛、烧灼感、皮疹以及乏力、头晕等用药不良反应,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为患者提供高蛋白、高热量与高维生素含量的食物,指导患者餐后控制饮水量,并严格遵照医嘱用药,如患者症状明显,汇报医生后遵医嘱予用药治疗。

2 结 果

经过住院隔离治疗,3例轻症新冠肺炎患者均顺利治愈出院,1例患者出现恶心、易倦等不良症状,1例患者出现水肿、眩晕等不良症状,1例患者出现恶心、水肿以及失眠等不良症状,经及时护理干预与处理后,3例患者的不良反应症状均逐渐消失,且3例患者最终符合治愈标准后出院。

3 讨 论

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来势迅猛,对我国人民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各省市均采取了相应的防控措施,同时要求市民居家隔离,以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同时各定点医院需要对接诊的确诊或疑似新冠肺炎患者进行救治,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也在不断的更新,以尽量提高临床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在临床治疗中,护士是药物治疗的实施者和管理者,及时准确地使用药物,并对药物治疗进行全程的安全管理,是确保护理安全的重要环节。护士首先要熟悉该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在输入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按照存放要求妥善保管,使用过程中加强对用药注意事项的宣教,及时发现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并妥善处理,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在我院本次对3例轻症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开展治疗,并实施用药管理和预防不良反应护理措施,旨在降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从结果来看,3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有不同的不良反应症状表现,但症状较轻,并且在经过医护人员及时的处理与护理后,不良反应症状逐渐消失,患者最终得以治愈出院。因此,临床在治疗新冠肺炎患者时,在用药方面需要加强管理,做好对不良反应的预防工作,尽量避免因不良反应症状而影响临床对新冠肺炎的治疗,同时也能提升患者治疗期间的舒适度,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加快康复的速度。